清明·怀念|别了,我那酷爱研究发明又幽默诙谐的父亲

来源:2023-04-05 10:34:40    时间:齐鲁壹点

□季福根

我的父亲季新业,生于1924年,卒于2022年,享年99岁,应了那句老话: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

父亲13岁那年,右腿生恶疮,因买不到青霉素落下残疾,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了。比残疾更加残酷的是,腿疾转化为骨髓炎,这种病的发病频率很高,有时一年犯几次,每当发病时都疼得大汗淋漓。此病没有特效药,只能硬扛。


(资料图)

“屋漏偏逢连阴雨”,同一年我的奶奶撒手人寰,家里只剩下爷爷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。爷爷看着可怜的残疾儿子,担心父亲受到继母的虐待而不肯续弦。

童年丧母和身体残疾的双重打击,没有让父亲沉沦,他告诉爷爷,要考师范,将来自食其力。他从旧书摊买了一本《四角号码字典》和一本《升学指南》,自学高级小学课程。经过两年独自寒窗苦读,终于圆了升学梦,考取了他梦寐以求的蓬黄联师,毕业后从教直到离休。

一个农民的儿子,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,通过自学考上师范,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,不只在整个家族,就是在方圆几十里内也是首例。

难以想象的是,他是怎样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,一点一点地啃书本,弄懂那些繁杂的四则运算、盈亏问题及鸡兔同笼问题的。孟子说“生于忧患”,意思是忧愁和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,父亲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孟子的话。

父亲工作认真,执教能力强,有管理才能,被提拔为小学校长。他担任校长期间,从来没有收受一分钱的贿赂,更没有贪污一分钱的公款,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30年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。

父亲不会投机取巧、趋炎附势,不请客送礼,不拉帮结伙,工资是校长中最低的。他拖着一条瘸腿,靠着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八口。

家庭生活窘迫,捉襟见肘,寅吃卯粮,尤其是1959年到1961年间,我经常饿得睡不着觉,父亲从学校食堂打的馒头,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舍不得吃,总是带回家让我们吃,让我感受到无言的父爱。

父亲一生酷爱研究发明,在工作之余买来一本有关收音机的书籍反复研究,并买来各种元件,按照书中的插图焊接组装矿石收音机、电子管收音机、晶体管收音机,终于获得成功。离休后,他又利用对数计算尺发明了潮汐计算尺和干支年计算器。

有人劝他申请国家专利,他说,我不为名利,纯属爱好,国家发给我的退休金已经够了。

父亲是一个认真的人,他认准的理儿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每当星期天回来,他便一头扎进屋里,经常通宵达旦地忙。母亲为此埋怨他浪费火油,父亲说:“我不喝酒。”母亲说:“你不喝酒,喝火油。”细想起来,父亲得的心脑血管病与年轻时熬夜有很大关系。

父亲继承了我爷爷幽默诙谐的基因,走到哪里便把欢笑带到哪里。

由于腿脚不方便,他走路摔跤是常有的事。有一次,他从芦洋小学办公楼二楼摔下来,师生们都惊慌失措地围拢过来,只见他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却笑着对大家说:“这下好了,我的右腿能打弯了。”

哪怕是到县里开会,也总是有人趁闲暇把他围起来,让他讲笑话。他讲笑话都是信手拈来,一开口便是活脱脱一段单口相声。

上世纪80年代,农村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头一年,我家的一圈粪堆在门口被人偷走了,要知道农村有句谚语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粪当家”,没有粪就没有好收成。换作别人,说不定会骂大街甚至报警,他却一笑置之,说:“要是把我家的欠债掺在粪里就好了。”

退休后的第一年,他和一个钓友一起去钓鱼。那天风大,鱼不咬钩,钓友只钓到一条,他却一条也没钓到。回到村口,有人问他钓了几条,他指着钓友告诉那人,比他少一条。

“文革”时期,父亲这个小学校长也成了“走资派”。很多小学校长被查出经济问题、作风问题,对清正廉洁、作风正派的父亲,造反派找不出一点瑕疵。但父亲在检讨书中写道: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我工作之余,晚上办公之后研究收音机是不对的。”

中风偏瘫后,父亲不得不常年卧床,他对这种囚徒般失能的生存状态深恶痛绝,一度悲观失望。但后来受到保尔和霍金的影响,他坦然面对现实,把注意力转移到读书上。

父亲生前喜欢读奥勒留的《沉思录》,两本《沉思录》都被他翻烂了。到了90岁高龄,他又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父亲一生不善交际,有几个和他合得来的老伙计也都先他而去。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除了家人和亲戚,来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少。当我们问起有谁来过,他尴尬地说:“不才明主弃,久病故人疏。”

人情如纸,世态炎凉,不要说他一个耄耋老人,连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也感受到了。人的一生都是匆匆过客,有缘同行,缘分没了,一切归零。好在血浓于水,他的身边有他的子子孙孙几十人,这就够了。

父亲走了,他要去另一个世界了。他走得很从容,仿佛奔赴另一个工作岗位;他走得又很匆忙,急着要去陪伴我那同样平凡而伟大的母亲。

别了,父亲!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关键词:

文章推荐

  •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

   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(潘杏琼)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,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,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·湖湘味·铜官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

   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(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,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,6日至7日预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“瑞雪迎春”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

   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(记者 刘文曦)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,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

    (新春走基层)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 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: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,用锤子“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: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

   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(记者 谢盼盼)守望花苞,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,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。  今年春节里,浙江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广告

    X 关闭

    X 关闭

  • 众测
  • more+

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
  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
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
 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
     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
    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
    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